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作出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成立,是我们党和国家建立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五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为主,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综合重点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8月在延安建立的陕北公学师生,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和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60多年的奋斗历史,与党的三代领导人的关怀联系在一起。
1937年7月,中央委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吴玉章、董必武、徐特立、张云逸、成仿吾等筹建陕北公学,吸收广大有志青年,为抗战培养优秀的干部人才。
中共中央、毛泽东同志对陕北公学的建立和发展非常关心。毛泽东同志曾多次来到陕北公学发表演讲。著名的《论鲁迅》(1937年10月19日)和《在陕北公学第二期开学典礼大会上的讲话》(1938年4月1日)两篇著作,就是根据他在陕北公学的两次演说整理的。后来他在给陕北公学的题词里,又概括地表述了陕北公学的任务和人才培养目标:“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批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顺利地解决。”这段话不仅成为一批批陕北公学热血青年的座右铭,而且成为中国人民大学一代又一代学子不断追求的精神底蕴。
1937年到1939年两年间,陕北公学培养了6000多名抗战干部。毕业生高呼“毕业上前线”,分赴抗日前线,点燃起全民抗战的烈火。毛泽东充满激情地说,陕公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因为她为着抗日救亡而设,因为她吸纳了全国乃至海外华侨的优秀儿女。“有了陕公,中国就不会亡。”这些话,极大地鼓舞了陕公师生。毛泽东同志还亲自为陕北公学规定了“忠诚、团结、紧张、活泼”的校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家迫切需要大批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的管理干部和技术人才。中共中央决定以华北大学等校为基础,成立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朱德、张澜、林伯渠、何香凝、徐特立、谢觉哉、董必武等亲临大会。刘少奇副主席在讲话中指出:“这个大学是我们新中国办的第一所新式大学,在中国历史上以前没有过的大学。中国将来的许多大学都要学习我们中国人民大学的经验,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的样子来办。”1953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央把中国人民大学的任务进一步明确为两点:第一,为国家培养建设骨干;第二,为改造旧的和建设新的高等教育树立一个新型正规大学的典型。
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之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对中国人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悉心关怀和指导,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人才培养、办学形式、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上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文革”期间,受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中国人民大学停办八年之久。“文革”之后,百废待举,复出之后主持教育工作的邓小平同志,积极主张恢复中国人民大学。他曾经多次指出,“人民大学是要办的”,并指示中国人民大学“主要培养财贸、经济管理干部和马列主义理论工作者”(《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69页)。在他的积极呼吁和大力支持下,1978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大学得以正式恢复。在此前后,邓小平同志还就人大复校以后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内容等问题作出过重要批示。
进入九十年代,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十分关心中国人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江泽民同志曾经先后两次为学校题词。1997年人民大学60周年校庆时,江泽民同志对人大题词:“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培养跨世纪优秀建设人才”,对人民大学保持文科高等教育的政治方向、培养跨世纪优秀人才提出了殷切期望。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为人民大学发展建设奠定了深厚的精神底蕴。
作为我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综合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永远站在时代前列”的精神,在改革、建设和发展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勇于开拓、民主团结、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校风,确立和保持了高水平的学术地位和教学质量,为我国高等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复校20多年来,中国人民大学走上了一条稳步发展,不断改革的道路,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成绩最辉煌的时期。学校在学科建设、专业布局、课程结构、教材建设等各个方面不断进行广泛而深刻的改革,学科建设成就斐然。目前,中国人民大学拥有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学科的学士学位点、硕士学位点、博士学位点、博士后流动站、全国重点学科、国家教学基地、国家社科基地,都居全国高等学校之首。学校在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和管理、文史政法等学科优势的同时,根据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现在,人民大学的法学、新闻学、工商管理、金融学、文史哲等学科的诸多专业均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并享有世界性声誉。
50年来,中国人民大学的科学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紧紧围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主题,注重研究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为繁荣和发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做出了突出贡献。1978年至今,全校共取得科研成果47000多项,平均每年2400多项,约占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1/7。“九五”以来,在全国社科规划办和教育部组织的项目评审中,人民大学获准立项的科研课题数量,居全国文科类高校第一位。人民大学所获全国社科研究成果奖、北京市第四、五届社科研究成果奖的奖项均列全国高校之前茅。
中国人民大学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众多领域,尤其是在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法制建设、文化建设等领域产生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一大批学者担当着中央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顾问,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咨询,为经济建设献计献策。近年来,学校部分专家学者参与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重要文件、决议的起草或讨论,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专家学者还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之中,为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有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咨询服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反响强烈。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50年来,共计培养了16万多各类人才,其中有许多是富有盛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家、企业家、法学家、法官、律师、新闻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作为中国最优秀的一批知识分子,他们分布于五湖四海,在不同的岗位上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而奋斗不息。
中国人民大学拥有一大批在国内外学术界举足轻重的专家学者。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81人,其中教授288人,副教授576人,博士生导师158人,硕士导师540多人,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8%。学校有13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8个学科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均有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参加。学校共有17人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约占全国入选者的1/5。有46人入选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百人工程”,占总数的近1/4。
在对外开放、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中国人民大学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大学,积极开展与各国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世界各国的6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逐年扩大。近年来,人民大学参与了中美经济学合作项目、中美富布莱特项目、中美法学合作项目、联合国人口基金项目、中英合作项目、中加管理学合作项目、欧盟—中国高等教育合作项目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人民大学以其独特的历史传统和雄厚的学术实力,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和国际影响。
面对21世纪,中国人民大学正积极塑造新形象,明确新定位,实现新飞跃。
中国人民大学将致力于自身建设成为一所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为主,文理渗透,结构合理,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现代化综合大学,并力争在新世纪进入世界一流大学之林。
为实现总体建设目标,学校从战略的高度重点加强学科建设。通过充实和加强,实现学校学科建设的内涵式发展;通过合作与合并,积极而慎重地实现学校学科建设的外延式发展,并扩大学校的发展空间。到2010年,学校将建设若干世界一流的学科,包括法学、新闻学、金融学、清史等;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科;发展若干新生的、面向未来的新兴学科,包括信息科学,环境科学以及生命科学等理工科,形成梯次分明、整体推进的学科布局。
在人才培养上,学校更多关注对21世纪人才人格的完善,人文精神的培养,以及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以培养研究发展型人才为重点,以管理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基础,培养大批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为此,学校以文科基地建设为龙头,积极开展全方位的教学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积极发展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为把中国人民大学办成中国21世纪杰出人才的摇篮而努力。
以文科科研基地建设为基础,学校积极实现科研体制、科研管理的创新。一方面要把人民大学办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知识创新的源泉;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社会服务的领域,研究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把学校办成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相当影响力的思想库、智慧库。
把一流大学的要求与现代化观念、高科技手段相结合,中国人民大学正积极凝聚内部力量,吸引八方优秀人才,充分吸纳办学资源,不断增强综合办学能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齐备、服务一流的学术乐土和精神家园。